你那个时候烦爸妈批评你不?很烦是不是?而如今,你会发现你的批评对你家孩子根本起不到作用,就算有,也是反抗的作用,仿佛历史在重演。 我们常说对孩子要正面鼓励,不能批评惩罚,但谁带孩子谁知道,有时候还就得批评。可怎样的批评才是有效的呢? 别忘记和孩子的身体连接 今天送涵涵去上学,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对母女在那里等车。那小孩儿要捡地上的树叶,妈妈说很脏,不可以捡。孩子不听,妈妈就生气了,一边骂着娃,一边使劲把扑过来的孩子往外推,嘴里还喊着:“你走,你走,管不了你,我不要你了!” 而且那位妈妈还真的扭头就走,孩子在后面大声哭喊着,边哭边追。从娃的哭喊声里,我听到了深深的恐惧。她是真怕妈妈走掉啊,可那位妈妈却仍然坚持走了很远才停下脚步。 也许孩子捡到的那些树叶真的很脏,也许孩子在马路边上捡树叶的行为真的很危险。我们可以批评她,但却不能带给她恐惧。你也可以忍不住大声斥责她,但请你不要忘记,用身体和孩子做连接。比如,你蹲下来,握着孩子的手或肩膀,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,告诉她:“宝贝,你这样做很危险知道吗?而且这个地方的树叶很脏,你不可以捡!” 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到,你只是在批评她,而并非在拒绝她。给孩子传达一个认知:“妈妈批评我,但不代表妈妈不爱我,不要我了!”那孩子就不会那么恐惧,她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批评方式。 注意你的语气和语调 我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过,我们在跟对方说话时,传达给对方的信息里,文字本身所占的比例很少,而语气和语调占很大一部分。这是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。 我在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,一个妈妈问老师,说他们家宝宝22个月,见不得别人批评他。只要一听见家里人说他不好,他就会拿东西狠狠地砸头,或者打自己的脸。 后来咨询的结果是这个妈妈说话时音量会特别大,而且语气非常不好。另外呢,她和老公的关系也不是很好,也就是说家里的气氛很压抑。从而使得这个宝宝内心积压了很多情绪,不得不通过这种看似自残的方式来发泄出来。 所以,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语气和语调也是很关键的。那些说话尖酸刻薄的人,大人都不喜欢,何况孩子呢? 切记对事不对人 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批评孩子说:“你怎么这么笨呢?”“你可真够懒的,自己的玩具都不收拾!” 其实,你不喜欢的不是孩子这个人,而是她不收拾玩具这件事,这个行为。可你为什么责备孩子的语言,却成了针对她这个人的呢?这样的话说出来,孩子心里会舒服吗?如果你因为粗心,把文件搞错了,老板说你笨,你愿意吗? 你可以坚定地告诉孩子,你不收拾好玩具,那我们可就没办法出门去。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表达出不收拾玩具的结果,否则就会变成威胁与恐吓了,那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。 “温和而坚持”的方式,不仅能让孩子明白你的底线在哪里,而且表明我不是在威胁你,而是不喜欢你这种行为,如果你不那样做,那你将会得到这样的后果。 正面鼓励比批评更有效 针对有些行为,正面鼓励会比批评更有效。比如,你非常想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。那你就不能只是在孩子没收拾的时候批评,而收拾好了觉得理所应当。 相反,应该在她收拾好的时候,郑重地给予表扬。通过这样不断地正面鼓励,强化他这种好行为,使之变成好习惯。 把自尊留给孩子 再小的孩子他也是有自尊的,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,自尊心最强。有一次,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吃饭,其中一个妈妈是典型的爱说教型的。几个孩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乱跑,她把女儿说哭了,这个时候她要说教也无不可,完全可以把娃抱到卫生间,或者别的地方。 但她却在餐桌上直接发飙,并用权威压制孩子不许哭,坐在那里不许动,也不许吃饭。 这样批评管教孩子,对娃的自尊心有很大的伤害。或许你暂时用家长的权威压制住了她,但到了青春期,她有“成人感”了,你就该头疼了,“报应”就来啦! 要知道,我们之所以批评孩子,并不是不爱孩子,而是对他的某种行为不认同。可不注意方式方法的批评,不仅不能达到效果,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,跟你对着干,渐渐地在你的批评声里变成你最不想他成为的样子。 所以,对孩子,可以批评,但要注意方式方法。 |